第二百零零五章 县衙门前喊冤(1 / 2)

断狱 离人望左岸 3387 字 1个月前

牟子才在朝堂上乃是位卑权轻却又无法忽视的官员,虽然官职不高,也没太大实权,却能够时常接近官家,按说这种类型的官员是不能干政的,但牟子才没有主动谏言,并不代表官家不会询问他意见,所以很多时候他们都能够影响事情的走向。

也正是因此,在弹劾阎贵妃这件事情上,身为清贵文官的牟子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可也正是这样,他才落到了这般下场,虽然知府已经是一方大员,但对于牟子才而言,主持地方政务并非专长,他的长处更多的是理论,而非实干。

再者,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他早已清楚一点,这些奸佞从来都是除恶务尽斩草除根,绝不可能因为自己遭到贬黜便就此罢手。

在还未熟悉地方局势之前,牟子才非常明智地选择了韬光养晦,这也是他为何要作弄杨知县等人,制造了一起失踪案的原因。

虽然他是风流不羁的文官,但太常博士以及礼部官员乃至于监察御史等,都是百官礼仪的楷模,是诸多文官们学习的榜样,无论如何他也不会做出这等荒唐的事情来。

牟子才之所以制造这场闹剧,就是要让那些仍旧暗中观察他的人知道,他牟子才已经不再牵挂朝堂的争斗,已经开始在地方享受单纯的文人生活。

再者,他也是在试探这些人对他的态度,所以他并没有拒绝那些文人士子和富户们不请自来地参加他举行的宴会,因为他知道里头肯定会有敌人的眼线。

宴会结束之后,牟子才观察了两天,效果还算不错,但他并没有办法放下心来。

直到他听完杨璟推广地瓜的计划,除了真心想要实干一番之外,更多的还是在继续试探。

而这一次试探的结果让他很担忧,因为不出意外的话,吴三贵之死,就是冲着他来的!

细想一番,只要稍有脑子的人都能够想得出来,无论是知府牟子才,还是杨知县亦或者杨璟,都没有毒杀吴三贵的动机。

这么多人参加地瓜宴,所有人都吃过地瓜,偏偏吴三贵被毒死了,只需要用膝盖想一想便知道里头别有蹊跷。

可吴三贵确实就这么死了,在牟子才看来,这就是那些想要置他于死地的人对他的警告!

因为吴三贵死的太是时候,正好在他要大展拳脚,在地方上选择实干,而不再韬光养晦的节点上!

虽然还没有看到吴三贵的尸体,也没有开始调查这桩案子,但牟子才已经很清楚,这是敌对势力给他的一种警告,吴三贵只不过是牺牲品罢了。

这是威胁,就是要在你的面前杀人给你看,看你敢不敢深入调查,看你能不能查出来,看你敢不敢真抓实干去推广地瓜,看你是不是还抱着东山再起的奢望!

牟子才是个典型的文人,有着文人不屈的风骨,先前想要韬光养晦是他还未熟悉和适应环境,如今他获得了杨知县和杨璟的支持,已经可以开展自己的工作。

可以夸张一点来说,他与杨知县一样,都将自己东山再起的希望,寄托在了杨璟的身上!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可笑,一个是前任太常博士,一个则是被流放的清贵言官,而杨璟只是个推吏,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将自己的前途与杨璟绑在一起,却是有些荒谬。

可细想一下却又合情合理,且不说杨璟的破案能力,单说杨璟能够搞定岳州军的营啸事件,能够平息侗家和苗寨的暴动,更能够未雨绸缪地提出推广地瓜的计划,就足以证明了杨璟的能力!

牟子才既然决定了要重新振作,要东山再起,就不能退缩,也再无后退的可能!

即便吴三贵之死是敌对势力对他的威胁,他也必须要迎难而上,非但无所畏惧,还要将真相查清楚,将幕后之人揪出来,要赢得漂漂亮亮!

而这一切能否做到,很大程度上依赖杨璟的破案本事,他需要杨璟来确定,吴三贵的死究竟只是单纯的中毒,是因为私怨而遭人毒害,还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根据杨知县的介绍,这吴三贵乃是巴陵城中富户,虽然比不上彭家和周家,但一直在做船帮的生意,算是有头有脸。

宋朝的商业算是古代最为发达的,但商业品种其实并不算太过丰富,无非是衣食住行等行当,似彭家周家等,最重头的生意便是粮行,而后是绸缎庄等,再来就是通过官府的批准,用盐引囤积食盐等。

彭家和周家经历了前番的案子之后,已经非常的收敛,但对本地商业的掌控却没有放松,所以许多富户都在积极寻找机会,这也是他们参加宴会的原因之一。

吴三贵也算是一号人物,结果就这么轻易地被毒死,牟子才也感受得到,能够做到这种事,能够做出这种事的人,应该不难猜到。

杨知县一边介绍着吴三贵的一些简单情况,一边与牟子才和杨璟来到了衙门前面。

此时吴三贵的家人已经抬着吴三贵的尸体,就摆在了县衙大门,看热闹的人也挤得满满当当。

吴三贵的尸体用白布盖着,旁边几个女人带着一堆孩子,也来不及披麻戴孝,就这么跪着痛苦不已,呼天抢地,只说吴三贵吃了酒宴被毒死了,要县衙给个说法和公道!

杨知县和杨璟做了不少实事,巴陵县衙的名声和口碑还算不错,相对于其他州县而言,已经属于上等水平,起码民众们有冤喊冤,有状告状,不像其他州县,连告状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