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淡巴菰(1 / 2)

皇明天子 吾谁与归 3083 字 1个月前

黄台吉将手中的烟枪一抖,磕在烟台上,笑着说道:“即使朕不同意,三尊佛不是照样为了几两银子货易粮草于丹东、辽西?宪斗何必如此慌张。”

范文程往前走了两步,激奋的说道:“大明新帝登基,重用孙承宗、袁可立两位肱股之臣,而又用阁老王在晋对二人进行牵制。”

“而后又将辽西走廊诸事,交给了辽东经略王之臣全权统领,而袁崇焕和满桂也都是能征善战之将,皮岛毛文龙也有传言校正饷银,这一步步都是奇正之术,大汗不可不防!”

“大明国力远胜我建州,大明一败再败还可再败,可是我建州败一次,则颓势尽显,不可败呀,大汗!”

黄台吉看着范文程这副忠肝义胆的模样,就没由来的升起了一股厌烦,若不是他的父亲临终前,反复叮嘱范文程可重用,黄台吉早就将拉倒祭天台祭天去了。

但是无论怎样厌烦,范文程都是其最重要的谋士,不是其余的文人或者武将可以代替的智囊。

他敲了敲烧烟锅,笑着说道:“宪斗,你自己也说了,大明现在千疮百孔,只需入关之后,给予致命一击,则大事可成。这货粮之事,小打小闹,不是正应了宪斗收买人心之策吗?无须惶恐。”

收买人心之策,是在老奴酋还活着的时候就定下的大计,笼络西虏、朝鲜、辽西、辽东辽民收为包衣,在萨尔浒之战中,放走朝鲜、西虏俘虏,善待辽西辽东被俘军卒,就是范文程的计谋。

当初劝杀的就是范文程和范文寀两兄弟。

范文程和范文寀师出名门,祖上乃是北宋名相范仲淹,他们两人是第十七代世孙,有族谱可考究。

两人的曾祖父范锐,是嘉靖朝的兵部尚书。

而他们二人的祖父范沈,官至沈阳卫指挥同知,二人的父亲范楠,世袭沈阳卫指挥同知。

可以说他们范家,世代享受大明朝的恩惠。

这两兄弟是万历四十三年在沈阳考取的秀才,在努尔哈赤攻下抚顺之后,两人从沈阳悄悄离开,前往抚顺,主动求见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大喜过望,与语器之,嘱诸贝勒曰:此名臣后也,善遇器之!

两人第一献策,就是劝杀,言建州势弱,易合纵连横天下之士,合力共击大明。

甚至以山海关比作崤关,举春秋旧事,陈明利害关系。

努尔哈赤表面认同,其实内心对这两兄弟也不是多么看重,这天底下的君主都是一个毛病,对贰臣都瞧不太上。

比如刘基、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定鼎中原,拿下了江山,这是多大的功劳?

按理来说,这怎么说也得一个开国公爵的地位。

但是开国六公没有刘伯温的地位,刘伯温只混了个诚意伯的伯侯,连三十四侯爵都没混上。

刘伯温也在江山初定的第二年,就被朱元璋赶回老家。

而刘伯温死时,朱元璋甚至连赠官、谥号都没给一个。

直到正德八年,把乾清宫点了的武宗皇帝,才想起刘伯温的定鼎之功,赠太师,谥文成。才算是给刘伯温名分。

而到了嘉靖年间,嘉靖皇帝研究完了开国史,才发现大明朝少了一个世爵,才让刘伯温的九世孙刘瑜,袭封了伯爵。

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刘伯温曾经是元朝的进士,而且还做了很长一段时间元朝的官员。

刘伯温混成这样,有背景的原因,他不是淮系集团的人,朱元璋的六国公个顶个都是淮系集团的人。

也有他自身的原因,定鼎江山之后,朱元璋需要一个人,来制约淮系集团过分庞大的势力,选择刘伯温的时候,刘伯温自己跑了。

当然还有一个忌讳莫深的原因,那就是刘伯温是个贰臣,他是元朝的进士,还尽心竭力的元朝效命。

他被元朝罢官的原因,是元朝平叛过程中,刘伯温认为,元朝当局,对叛乱者太过优柔寡断、姑息纵容。

元末红巾军领袖之一的方国珍,是个骑墙大师,方国珍部这边接受了元朝的招安,任江浙行省平章。那边接受朱元璋的招安,两头讨好,两头也不得罪。

但是元朝中贴里木耳左相坚决反对招安方国珍,刘伯温也是赶尽杀绝、除恶务尽的拥趸之一。

方国珍左右逢源,反复横跳,元朝左丞贴里木耳反对招安,他就去贿赂了当时的中书右丞相脱脱帖木儿。

脱脱帖木儿的内斗实力,连赵敏的父亲,元末战神,察罕帖木儿都不是对手,更何况一个贴里木耳?

脱脱直接斗翻了贴里木耳,而贴里木耳的拥趸刘伯温,被捎带着罢了官还被羁押。被关押在了羁管在绍兴,这一羁押就是三年。

这段公案,是朱元璋在招募刘伯温的时候,就已经知之甚详,李善长曾经就此劝说过刘伯温贰臣的身份和在元朝时候的所言所行。

所以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态度,表面温和,其实内心厌恶。

贰臣这种生物,任何一个雄主都会厌恶。

努尔哈赤就看不上范家两兄弟的投诚,自己这还没打到沈阳呢,你们两兄弟跑到抚顺来投降,这不是贰臣是什么?

直到后来两次战事,几次献策,都被范文程言中,而且效果极佳,努尔哈赤才逐渐重视二人,自此定下了很多条规矩,这些规矩,也是现在后金越滚越大的重要推手。

比如在年初攻打朝鲜,在得手之际,逼朝鲜城下之盟,约为兄弟之国,随即撤至义州,攻打皮岛的毛文龙,并且要求朝鲜军民配合左右,坐实朝鲜叛明的事实,令朝鲜除了履约以外,无路可走。

比如在征伐西虏的过程中,少杀寡劫,逼迫西虏诸部的蒙兀百姓,逃离部族投靠建州,叶赫纳拉氏就是在这种推拉之下,彻底销声匿迹。

叶赫纳拉氏之后,就是乃蛮部、黄把都部、奈曼部、敖汉部、两鄂托克四部、土默特部、鄂尔多斯部和喀喇沁部等部,皆被这种连削带打的手段,被收入后金囊中。

林丹汗就是看到了这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他西虏诸部,被大明蹂躏了近三百年,更是无力对抗,才选择西进,避其锋芒。

长生天庇佑蒙兀,但当蒙兀人失去勇气之后,长生天也无法庇佑他们。

这是当初的成吉思汗临终前,对他的几个孩子的告诫,而这种告诫在后来无数次的应验。

只要失去勇气,不仅仅是在草原上,不管在哪里,代表着都会一无所有。

当然,林丹汗认为他的西进,主要原因是大明在萨尔浒和广宁两次大败,广宁贡市丢失,导致他不得不西进,同样他对自己所控制的部族,也是如此解释西进理由。

至于他的部曲们信不信,西虏那边,每天都有逃离部族的人,少则数百,多则数千。

范文程的的合纵连横的献策如此成功,黄台吉哪怕是再厌烦,也会对范文程礼遇有加,不会当着范文程的面暴露出来他的厌烦情绪。

黄台吉看着范文程慷慨激昂的模样,疑惑的问道:“上次宪斗所言,我们既要笼络丹东皮岛上的军民,也要笼络辽西铁骑,左手钩镰枪,右手米面粱,这不是宪斗献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