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狮子大开口(1 / 2)

大明春色 西风紧 2016 字 1个月前

徐韬接着呈上了张鹤带来的书信,内容出自刑部尚书吕震之手,有其签押落款。

听到朱高煦提起“等人”二字,张鹤拜道:“吕部堂正是此意。”

朱高煦放下信纸,径直说道:“这桩事本王有心交易。不过长兄要换郭资,除了汉王府左长史钱巽,还得送来盛庸、平安两家的全部家眷。”

对于朱高煦的狮子大开口,张鹤脸上并无意外之色。

朝廷在着手这次交易的时候,诸公心里可能有数:长史钱巽与户部尚书郭资,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人,所以加上了“等人”二字方才合情合理;而朱高煦需要哪些人,是可以猜到的。

张鹤很快便回答道:“汉王要的人太多。平安或盛庸的家眷,只能选一家,此事尚可商议。”

朱高煦听到这里,目光在张鹤脸上来回打量了数次。他忽然感受到了某种恶意!张鹤一个主事说了肯定不算,他提出这个条件,可能是朝廷里某人的意思,这是故意的罢?!

如果盛庸和平安的家眷,只能选一家,朱高煦选谁?无论选谁的家眷,都不利于汉王府内部的关系,所谓一碗水端不平。

“两家都要。”朱高煦重复道。

张鹤道:“此事下官不能决定,汉王能说服下官,朝中亦不会答应如此不公之事。京师到云南道路不便,来往颇耗时日,请汉王决定妥当,以免多费周折。”

朱高煦听到这里,更确定了出这主意之人不怀好意!这事儿就是算计好了的。

所以朱高煦时常都很在意别人的恶意善意。有恶意的人便是这样的,即便他留着盛庸平安的家眷没多少用,但只要能让朱高煦不痛快,他便痛快了!而如果是毫无恩怨的人,通常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不关心别人的得失;有善意的人,则愿意尽量保障对方的好处……

先前徐韬张鹤等人到汉王府时,差不多快到中午了。此时正午已过,商议却暂时陷入僵局。朱高煦便说道:“徐将军、张主事先去用午膳,下午再议。”

张鹤拱手道:“望汉王殿下思量妥当之后,告知下官便是了。”

朱高煦挥了一下手。

宦官王贵做手势道,“二位这边请。”

前殿书房很宽敞,宦官宫女把厨房做好的饭菜,送到了这里。朱高煦便在书房里凑合吃午饭。

这时“李先生”到门外求见。朱高煦寒暄了几句,李先生已经吃过饭了。他接着又将徐韬张鹤等人的事,与李先生谈论了一会儿。

不多时,大将盛庸平安、王府右长史侯海也来到了前殿书房。朱高煦吃饱了,双手一拍大腿站了起来,走到书案后面的椅子上坐下来喝茶。

交换人质的事,瞒不住大将的。所以朱高煦也很痛快,叫李先生告诉了盛庸平安。

几个人在书房里议论纷纷,只有朱高煦没吭声。他一边喝着茶,一边埋头看着飘着茶叶的水面,苦思着甚么。

平安的嗓门大,哪怕朱高煦没刻意听他说甚么,平安的声音仍然清晰地传进了耳朵:“我家与皇室是亲戚,伪帝怎么也得看点情面,不至于六亲不认、把我全家给杀了罢!这事,我看就换盛兄弟的家眷。我家的人,先叫伪帝给好吃好喝养着。”

朱高煦听罢抬起头,看见盛庸冷静的脸上,也渐渐有些动容了。

侯海面对着朱高煦,沉声道:“那张主事敬酒不吃吃罚酒,请王爷下令,下官将他抓起来拷打一番!”

这时王贵走进了书房,朱高煦便道:“王贵,你去叫张主事和徐将军过来罢。”

“奴婢遵命。”

张鹤和徐韬来了之后,议事重新开始。这会儿屋子里多了几个人,张鹤回顾左右,只认出了平安,还上前见礼招呼了一声。平安长得五大三粗,与大腿一般粗的胳膊上,肌肉要将袍服撑|爆了似的,他的长相身材特别,非常好认。

“汉王殿下。”张鹤上前作揖道,语气里似有询问之意。

朱高煦和这陌生的文官,没啥别的话好说,他径直说道:“本王改主意了。”

张鹤抬起头,似乎松了口气道:“下官愿闻其详。”

朱高煦道:“钱长史,以及平安、盛庸的家眷都要!另外还要加四个人,郭铭之妻徐氏、儿子郭琮郭玹,以及建文皇后马氏。”

“甚么?”张鹤一脸难以置信,震惊之下顿时有些失仪。他过了一会儿才镇定下来,深吸一口气道:“汉王言下之意,不想与朝廷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