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那么问县令是有道理的。</p>
现在正值春耕,家家户户都在忙自己家那一亩三分地,根本腾不出手来种毛竹,而县令身为父母官,应该知道一些能来干活的好把式。</p>
事实证明,他真的知道。</p>
“去年雪灾,五里镇来了不少难民,现在大部分都在五里镇安定下来了,但这些人是外来户籍,没法在这领取田地耕种,都是靠在镇上打点零工过活。”</p>
“其中有一些下官有印象,确实是踏实肯干的人,让他们来种毛竹是再合适不过的。”</p>
没有安身的田地,连家都是临时搭建的,这样的人正需要证明存在感,雇他们来,不仅保证质量,或许连工钱都会比本地人低一些。</p>
但在场谁都没有要吃他们工钱的意思。</p>
岑欢喜甚至还想给人加价。</p>
“他们因为天灾流落他乡,为了生计肯定会自己把工价往下压。”</p>
“这样,我身为官家夫人,能做的事情也不多,就以林家的名义为这次种毛竹雇工的事情捐一笔银钱,希望能让他们的工价稍微高一些,让他们能看见盼头。”</p>
县令赞成的点头。</p>
“既然来了五里镇,那都是这边的百姓,下官现在就去招雇,大人夫人要一起去看看吗?”</p>
岑欢喜答应了,林默秉持着好夫君的原则,就陪着自家夫人一块去。</p>
到了镇上,县令让人写好大字报贴在衙门门口的告示栏上,还让属下敲锣打鼓吸引百姓们注意力,不得不说,这招不错,手头没事的都过来了。</p>
其中好些人的衣着打扮和岑欢喜印象中的镇上人不一样,想来就是流落至此的难民了,考虑到没几个人认字,县令亲自把大字报念了一遍。</p>
“本官是不会亏待你们的,青壮年不需要春耕的可以来,一天三十文钱。”</p>
有一个人马上响应,却被县令拒绝了。</p>
“有前科的人不要。”</p>
“县令老爷你这是偏见!我们有前科的现在愿意跟其他人一样干活赚钱生活,就是改造成功了,你不给我们这个机会,是想逼我们走上老路吗?”</p>
这话有点狠了,县令却不为所动,一身官服站在台阶上,双手背在身后,垂眼看底下的人时,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平淡。</p>
“本官脸上这对招子可不是摆设,是真心悔改想重新做人,还是贪恋这笔工钱,想来混日子混工钱的,本官看的一清二楚。”</p>
“对此,本官重点提醒各位一句。”</p>
“决定去了,要好好干活,我们随时派人抽查,一旦有不合格的,直接遣退,之前干的活也一笔勾销,没工钱拿。”</p>
这个可是大招。</p>
很多心存小心思的人都歇菜了,但他们不去,还是有很多老实人愿意的,一时之间,排队登记名字住址的人都排成长队了。</p>
岑欢喜他们看着很是欣慰。</p>
对这个县令也多了几分赞赏。</p>
虽说县令不是品阶多高的官,但却是和百姓接触最多,最贴近民生的官位,百姓们要想过得好,就得看县令仁不仁了。</p>
五里镇的百姓们很幸运。</p>
从山青林到如今这位,都是实打实为民办实事的。</p>
林默对着看过来的县令微微颔首。</p>
“县令如此爱民,这次的事情我会如实向皇上汇报,奖罚必定分明。”</p>
县令眼睛一亮。</p>
回礼回的特别虔诚。</p>
“多谢林大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