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工匠考核(1 / 2)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435 字 1个月前

很快,随着李泰的命令,有关洛阳征召大匠的消息,开始顺着大运河传播。</p>

同时整个长安地区的大匠们,听到这消息多少有几分翘首以盼的激动。</p>

毕竟上一次翻新郑白渠,已过去数年时间了。</p>

那些以郑白渠为考核条件的大匠,或者是优秀工作者们,也随着那次郑白渠考核的终结,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誉与利益。</p>

这里面获得了大匠或者优秀工作者评级的人,主要是有三个流动方向。</p>

一是成为了大匠,这些人或是被少府监或是被将作监直接收拢过去,李泰的墨科也乘机捞了不少,主要都安排在了煤矿体系中,完善挖矿效率去了。</p>

而这一批人算是工匠中最优秀的,他们与朝廷间算是双向奔赴,所以朝廷给他们编制,他们吃上了铁饭碗。</p>

第二批则是以一部分不想要加入朝廷或者受不了朝廷规矩束缚的大匠或者优秀工作者。</p>

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看护郑白渠,像是什么地方荒废,什么地方破损,什么地方需要修补什么的,都经过了仔细的划分后,让他们负责世代承包,出现特别严重的则上报县衙修补。</p>

而只要他们所负责的这片区域没彻底荒废与破坏,那就算他们死后,他们儿子或者徒弟也能继承这个工作,只要在州县进行报备。</p>

而在这个过程中,朝廷每年也会拨付一定钱粮下来,没领到可以去找工部闹。</p>

总之,这段工程还能运转,那这半口官家饭也能吃下去,无事时自己也能去打工。</p>

而第三个则是参与了郑白渠工作的优秀工作者。</p>

应该怎么说呢,这些人算是经过了国家层面筛选的淘汰者,他们或许是因为年龄太轻、手艺不够、没有立过重大功勋……</p>

总而言之,这些人给郑白渠白白干了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总不能一块奖章就给他们打发了。</p>

这时候,李泰安排的农学社便是登场了。</p>

农学社在农具推广过程中需要维修,或者要当地进行打造什么的,凭借在郑白渠工作了数年得到了优秀工作者的奖章,那便会主动的找上这些人。</p>

让这些人来提供农学社的后勤保障工作,甚至有的则是被吸纳入了农学社之中,成为农学社的一份子。</p>

总而言之,这些从郑白渠干完活,经过考核的人,有能力的进编制了,有想法的去承包了,就算是只偷学了一鳞半爪的也受到农学社特殊照顾了。</p>

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不让其他的工匠看了流口水。</p>

越王,我们技术也不赖的,我们想要受到朝廷特殊照顾啊!</p>

然后,越王被封为了燕王,去幽州那边去了,跟长安工匠们再也没了半点关系。</p>

这些工匠们,怀着就算魏王不搞这些活动,但朝廷或多或少总是会搞吧。</p>

接着便望眼欲穿的等待,一年又一年,这次他们真不挑了,更不会不相信了。</p>

但现实是,朝廷上下谁在乎这些匠人们的想法。</p>

额,也不对,至少李世民还是在乎的,毕竟不论是心心念念的骊山院,还是重新翻修的洛阳宫,到底是需要这些匠人。</p>

但让匠人们头疼的是没有考核啊,没有发徽章啊,自己跟不能凭借着这些经历从农学社接到活,让自己生活更有奔头啊!</p>

看着曾经更自己平起平坐,甚至比自己低一辈的工匠们在喝着浊酒时吹牛打屁。</p>

吹嘘着自己当初在郑白渠干活多么多么勤劳,才通过了考核给了自己优秀工作者的徽章。</p>

这让大大小小的工匠,心中或多或少的泛起了酸味。</p>

最重要得是,同样的手艺,对方就是凭借这奖章这经历,就是比自己收得钱多,过得舒服,这让自己怎么忍啊!</p>

所以这一次,听到魏王再次举行匠人考核,那些在京畿道附近的匠人们大都是相当热情的向李泰这个工程汹涌过来。</p>

就算自己实力不济成为不了大匠,也因为自己家庭的原因不会在河南道落脚,但怎么也要挣到一个优秀劳动者的奖励,然后跟家附近的农学社搭上边啊。</p>

毕竟你的手艺到底怎么样另说,对普通人来说,差那么一刻钟两刻钟也不是要紧事。</p>

但是你没有这个徽章,那你就没干这活的资格,这是完全没办法的事。</p>

所以上次没有去参加考核的匠人,尤其是京畿道这一圈的匠人那真的是很踊跃。</p>

而除了他们,就算是上次获得了优秀工作者的匠人,或多或少也是冲着大匠的考核,想要去洛阳试一试。</p>

还是那一句话,谁不想要吃上公家饭呢,谁不想要编制呢!</p>

上次自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办法成为大匠,但这次自己去好好努力,如果运气好成功通过了大匠呢。</p>

那可真就是这辈子吃穿不愁,说不定还能讨要一份家族传承的事业啊。</p>

毕竟这个年代所讲究的可不是自由发展,相反讲究得是传承有序,子承父业。</p>

这么一门只要大唐不倒,那就能不断传承与国同休的职业,那可是有爵位的高官们才有的待遇。</p>

自己这些干土木的能够遇上这么件好事,又怎么能够错过了!</p>

至于李泰干大型工程,一般都喜欢留碑纪念有功大匠的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反倒没什么太多想法。</p>

毕竟能够留碑的人都是为整个工程做过特殊贡献的人,这种人每一个基本上每一个都是大匠起步,就算原来不是大匠能留名了以后也是大匠。</p>

只要这整个工程还在,那他们便是能够跟着这块纪念碑一直流传下去。</p>

虽说青史留名这种事情,一直以来都是儒生的追求,但对工匠们来说,他们靠着自己手艺也混出了几分名堂能名留青史也是很感兴趣的。</p>

别得不说,老了吹牛时对自己后代说某一项工程是伱阿耶干得,相信也是很有自豪感的,最多就是奢求能够留碑的大匠并不多而已。</p>

不管怎么说,这次随着李泰把大匠考核的消息开始散播开来,关东地区的工匠们多少还是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去看着这次考核。</p>

但关西地区尤其是京畿道地区的工匠们,一个个开始想办法去找县令去开具路引,准备前往洛阳报名工匠考核。</p>

毕竟给魏王干上两三年的时间可不只是白干的,自己的目的可是要为这两三年为自己下半辈子有个保障,甚至为自己以后的子孙能抢在起跑线上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