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韩非子》又多了三篇新故事(1 / 2)

赵括终于明白,为什么贵族们,大多都愿意庇护自己的门客好友了。

他看着这位惊惧的小吏,终于是想起了他,他曾经坐在董成子的马车上,担任车右,带头冲锋。还记得,董成子来拜访自己的时候,这位小吏也曾给自己送过礼物,跟随董成子来看望过自己。赵括愣住了,他复杂的看着跪在地面上的小吏,咬牙切齿的质问道:“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若是缺少钱财,为什么不跟我说难道我会吝啬于赏赐有功的将士吗当初曾保护柏仁百姓的勇士,为什么成为了害民的恶鬼”

荣缓缓抬起头来,看着面前的赵括,犹如触电般的移开了视线,抿着嘴角,却还是没有能说出话来。

“您犯下的是可以被杀死的罪行,我没有杀您,不是因为您曾追随我作战,也不是因为您是董成子的宾客,是因为您交代了自己的罪行,没有顽抗。我要罢免您的职务,将您送到邯郸,让负责刑法的董成子,来对您进行判决。”,赵括说着,看向了自己的一位门客,说道:“将他送去邯郸。”

门客上前,扶起了荣,荣只是低着头,一言不发,或许,他已没有脸面对赵括,荣就这样被带走了,周围的百姓们瞪大了双眼,赵括说要为他们做主,他们还以为,马服君是要训斥这些官吏,可是没有想到,马服君直接罢免了他,甚至,还想要杀死他这是百姓们多少年都不曾见到过的奇事。

赵括再次看向这些百姓的时候,脸上又浮现出了笑容,他将百姓们召集到身边,随即就要坐下来,门客们急忙要为他送上坐席,赵括也不接受,他不顾泥泞,直接就坐在了耕地边上,又让众人也坐下来,门客们相继坐下,百姓们颤抖着,却不敢坐,马服君又劝说了几句,他们方才逐一坐在了赵括的身边。

“请二三子不要担忧,我知道有很多事耽误了农忙,我会上谏上君,让他减少各地的税赋我听闻,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的繁殖饲养,不要错过时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

“我会下令,不许任何人耽误农时,请二三子多种桑树,我会送来家禽的幼崽,请圈养的时候不要错过时节,辛勤劳作,就不用担心明年的灾荒若是有官吏欺凌二三子,耽误农时,请二三子派人赶往马服,我会亲自前来,帮助二三子。”

站在不远处的韩非,看着坐在百姓之中,温柔的叮嘱他们的马服君,心里瞬间有些感动,脸上洋溢着笑容。

“请问这里的贤人”

听到马服君的质问,百姓们交流着,过了片刻,方才说道:“乡野有个唤作卜的年轻人,他是孝顺父母,关爱邻舍的贤人,曾经在外游学,认识文字。”,赵括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他在什么地方呢”,从不远处站起了一个腼腆的年轻人,大概是因为乡人的夸赞而有些害羞,朝着马服君行礼拜见。

赵括点了点头,说道:“在我没有回到邯郸之前,就请您来担任乡邑正,带领百姓们耕作,惩治懒惰的人,奖赏有功的人,荣积累的财富,是属于百姓的,请您现在就将他院落里的粮食,牲畜等还给百姓,这些事,我都交给您了。”,卜认真的点着头,朝着赵括再次俯身行礼。

随后,卜就离开了,赵括就坐在这里跟百姓们继续攀谈,询问他们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农桑的问题,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者,抚摸着胡须,颤颤巍巍的告诉赵括:“这里的荒地很多,可是没有足够的人来耕作。”,如今百姓所遇到的难题,跟未来的不同,将来的百姓是没有可以耕作的土地,而现在的百姓却是因为耕作技术不发达,而没有办法通过土地来养活家庭。

赵括忽然想起了什么,他说道:“我听闻,人失,牲畜失,放上一段时间后,可以用在耕地上,能够增加收成。”,听到赵括的话语,百姓们非常的惊讶,面面相觑,有几个年长者却急忙说道:“马服君说的事情,我曾听说过,听闻秦人用失浇灌耕地,收成就能很好。”

“那您为什么不效仿呢”,赵括更加的惊讶,他一方面是惊讶与原始肥料的出现,又惊讶与这些人明明知道为什么还不用呢年长者摇着头,无奈的说道:“有地位尊贵的人说:这样种出的粮食是肮脏的,是不干净的,只有恶臭的西边蛮夷才会食用这样的粮食,不许我们效仿。”

原来赵国贵族这么早就开始追求绿色无害食物。

赵括沉默了片刻,摇着头说道:“若是觉得不干净,他们可以不吃,不用理会这些人。”

卜很快就清点出了荣的家产,荣的钱财似乎都用来与贵族结交,家里的牲畜,储存的粮食反而并不多,卜在进行分配的时候,赵括也在一旁看着,他是想要看看这位年轻人,到底有没有担任小吏的能力,不得不说,这位被当地的乡人所举荐的贤人,的确还是不错的,在进行分配的时候,做到了公平公正。

赵括点了点头,又说自己在巡查各地之后,还会回来,这才驾车离去,他想前往的地方还有很多,不能在这里逗留。

百姓们站在道路边上,看着远去的马服君的马车,俯身长拜。

直到马车都消失的不见了踪影,他们也没有起身。

赵国的郡县制并没有真正的完成,不仅是在称呼上,就是在当地的官吏身上,也能体现出来,县城与乡邑几乎都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可能是县城的城墙要高大一些,乡邑的城墙相对要矮小。用城墙来划分县城与乡邑,这实在是有些可笑。而地方之间的距离也很遥远。

或许是赵括的威慑力太大,赵括从邯郸赶往武安的道路上,每到一个乡邑,就已经有小吏学着廉颇的模样,赤裸着上身,背着荆棘来乞求赵括的原谅,自从廉颇创造了这种谢罪的办法之后,这办法就成为了赵国的一种时尚,一种谢罪的风格,只是,看着这些跪在地面上,脸上却并没有多少歉意的小吏,赵括只觉得,他们的行为是侮辱了廉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