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难以论说(1 / 2)

“陛下膝下有子。”胡濙站起身来说道:“诸位明公,某以为国本兹事体大,政通人和,大明方能国泰民安。”

他看了一圈,站直了身子说道:“我劝在做的诸位明公一句,想一下陛下削太上皇帝号决心,是在太庙祭祖的时候说的。”

“甭管找什么理由,你们要是真的要试一试。”

“那就试一试吧。”

“出了什么事,某护不住你们,还会推波助澜。”

胡濙的这句话是威胁。

陈循问废不废太子,不就是为了不削太上皇的帝号吗

陛下要从摄政为帝,变法理为临危受命,这个受的谁的命

自然是大明列祖列宗的命。

这么大的决心,还要阻拦,那只能说是活的太辛苦,迫不及待的想要转世投胎了。

陛下可不是那种拿不动刀的主儿,好说好商量,削帝号之前,就一直在逼着群臣跳出来。

现在跳出来,死还算好的,连累家人,那是灭门之祸。

“我在提醒各位一句,虽然朝廷派出了使者去接上皇,但是自古晋怀帝、晋愍帝被俘,立刻被杀,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狩至死未归。”

胡濙的意思很明确,真要为一个北狩,不知道能不能回来的皇帝,去得罪现在的大明皇帝吗

陈循的眼神有些暗淡,最终摇了摇头,不再多说话,其实他只想保住太子的命而已。

陛下携京师大胜安定社稷之功,正自己的名位,谁拦谁死。

兴安看这在廷文武都吵得八九不离十了,便来到了后殿,找到了大明皇帝。

胡濙是谁在位上支持谁,陛下既然要做,那就做到底。

“陛下。”兴安俯首将文华殿上的事里里外外说了个明白。

“你去查一查南宫的人,有没有克扣钱氏的一应供给,朕看钱氏的手都有冻疮了,想来南宫不是很暖。”朱祁钰看到了钱氏遮掩的冻疮。

兴安整个人哆嗦了下,他一直负责宫里的事,陛下这话,其实是在问责了。

他赶忙俯首说道:“臣领旨。”

“还有,最近慈宁宫那边盯紧点。”朱祁钰走进文华殿之前,又叮嘱了一句。

兴安一直毕恭毕敬的弓着身子,待到陛下走远了,兴安才站直了身子,眼神中尽是凶光

陛下要做的事儿很多

兴安也的确是有点忙儿,燕兴楼、王恭厂、皇宫、东厂,天天要查验。

皇宫这边,也主要是以孙太后的慈宁宫为主,却是忽略了南宫。

南宫毕竟是个偏宫,年久失修正常,但是冻出冻疮来,那绝对是有些宫宦们,不知道高低贵贱之分了。

兴安带着一队东厂的番子,就直接闯到了南宫,抓着那群宫女宦官,都送去了东厂番子。

“这群狗东西”兴安看了看火盆里的炭,恨恨的说道。

火盆里的并没有炭,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他只有初一十五才会过来,每次都烧的很旺。

每次搁着珠帘,他也看不到什么,原本以为冷清,是因为人气不旺。

这群宫宦在王振手底下作威作福久了,连尊贵卑贱都不分了吗

他倒不是可怜朱见深、钱氏、周氏三人,而是这些人没办好差事,让自己在陛下面前显得办事不利。

陛下虽然不在乎名望,但是陛下的名声很重要。

陛下削太上皇帝号之事,在青史上,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皇权更替,这种事大家见怪不怪。

若再留下个欺负孤儿寡母,那是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的。

“惊扰太上皇后千岁,臣这就找一批听话的人伺候着。”兴安站在宫门前,俯首说道。

只要陛下的废太子的诏书还没到,这就是太上皇后和太子,该有的恭敬必须要有。

宫宦可以拥有权力,但是不能凌驾于皇室之上。

朱祁钰预计削太上皇帝号这件事,会闹出什么死谏的事儿。

毕竟这里大部分的臣子,都是正统年间,断断续续提拔上来的。

但是他完全没有看到有任何反对的声音。

甚至连朱祁镇封王都想好了,封稽王,太子朱见深的历史地位,也有了,稽王世子。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看着群臣,十分确信的说道:“朕知道你们一些人心里有想法,但是朕提醒你们,楚虽三户,却可亡秦。”

“京师可是有五十万户,家家披麻戴孝”

“朕要给他们一个交待,也要给天下臣工万民,一个交待。”

大明京营的衰弱,的确是有文官把持的原因,但是瓦剌血仇未报,离心离德,多次改制,军屯侵占,百姓们从军、战斗意愿降低,也占了一部分。

京营羸弱,皇帝就只能不停的绥靖,最后国将不国。

瓦剌这个仇不报,大明就好不了。

王直其实有话想说

他其实想问问陛下移宫的事儿,但是思前想后开口说道:“陛下,这都改元了,郕王府还以王府称呼,臣以为不妥。”

皇宫,是皇帝住的宫殿,是因为皇帝他才是皇宫。

而不是因为住在里面才是皇帝。

“是不是可以改名泰安宫”王直有想法,陛下是皇帝,不愿住皇宫,那住的地方,再以王府称呼,不合适了。

改名泰安宫,取自汉书,国泰民安四字。

朱祁钰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改称泰安宫吧。”

历朝历代的皇帝,似乎都不太愿意住皇宫,比如宋徽宗就住艮岳宫,也不住皇宫。

而且也不知道是皇宫风水的缘故,只要不住皇宫的宋明皇帝,都是子嗣兴旺。

宋徽宗就很能生,朱祁镇在南宫也很能生,朱祁镇在南宫,不到五年时间,生了三个儿子,至少三个闺女出来。

削睿皇帝帝号、废朱见深太子位改封稽王世子、降太上皇后为稽王妃、降诸公主为郡主、改元景泰、大赦天下等一系列的圣旨,在司礼监和文渊阁的中书舍人手中快速写成。

随后朱祁钰用印,昭告天下。

随着驿站的驿卒背着圣旨,离开京师,朱祁镇的皇帝号,被削掉了。